13862762668
NEXT
PREV
试 题 库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国家公务员 > 试 题 库 >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真题参考答案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真题参考答案
考试都是套路,尚岸助你成公

日期:2019-12-30  编辑:小强公考  浏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

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2.B【解析】是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必然要求
3.C【解析】3
4.A【解析】张富清一一95岁老党员的本色人生
5.D【解析】某规划建设局局长戴某因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6.D【解析】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集体土地所有权
7.C【解析】特放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
8.B【解析】建设一支听党指挥党指、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9.D【解析】①②
10.C【解析】依法在玻璃厂所在地的县民政局登记的某环保中心
11.C【解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2.D【解析】“套路贷”犯罪案件可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侦查
13.C【解析】为惩戒失信执行人,规定不得以财产支付子女就读高等院校的费用
14.B【解析】拥有了世界最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
15.C【解析】②①③④
16.A【解析】“囊萤映雪”中“囊萤”和“映雪”包合的光学原理相同
17.B【解析】胡杨的生长地土壤通常呈现深褐色
18.B【解析】天寒日暮山谷里,肠断非关陇头水
19.D【解析】挂钟电池耗尽后,秒针因受到重力矩的作用,会停在30秒的位置
20.D【解析】计算机基本的通信原理是将逻辑信号转为电信号
21.D【解析】根据“在这一方面”指代前文可知,前文阐述交通噪音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横线处应形容汽车尾气的杀伤力比不过道路的交通噪音。D项“甘拜下风”指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符合文意,当选。
22.C【解析】文段首句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接着“有真实需求场景······投资机会”阐述了创新所带来的优势与机会,故横线处应表示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难以进行、发展。C项“难以为继”的意思是难于继续下去,符合文意,当选。
23.A【解析】文段阐述了传统饱和打击战术具体的作战模式,接着通过“这”指代前文,横线处强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因为该战术所需要的庞大支撑而没有能力使用, A项“望而却步”,指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不敢前行,符合文意,当选。
24.B【解析】第一空,由“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可知,都江堰主要依据洪涝规律和地势特点建造而成。B项“因势利导”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D项“因地制宜”形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两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顺势而为”指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为,“洪涝规律和地势特点”与“潮流”无关,排除;C项“物尽其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侧重强调“不浪费”,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二空,横线处对应“造福当时”,需体现对后世也很好之意。B项“泽被后世”指恩惠遍及后世的人民,符合文意,当选。D项“经久不衰”指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侧重“不衰”,无法体现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排除。
25.D【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搭配“意图”,且根据前文“军事伪装”可知,横线处需体现伪装、掩盖之意。B项“掩饰”、D项“隐藏”均符合文意,且与“意图”搭配得当,保留。A项“转移”、C项“严守”均无“伪装”之意,且与“意图”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根据“将人员和装备伪装成无害的事物”可知,通过伪装使军事行动不被发现。D项“出其不意”指出乎对方的意料,可体现军事行动不在对方意料之内,符合文意,当选。B项“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文段并非强调军事行动没有声音,排除。
26.D【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短视频拥有比传统影视作品更快、更多样的传播方式”可知,“内容即营销”的理念在短视频上体现得很彻底、很充分。D项“淋漓尽致”形容表达得十分充分、透彻,符合文意,保留。A项“一目了然”指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与“理念”搭配不当,排除;B项“准确无误”强调没有错误,文段与“对错”无关,排除;C项“一清二楚”指对事物十分了解,与“体现”搭配不当,排除。
27.C【解析】第一空,与“寓教于乐”意思相近,指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C项“亦庄亦谐”指讲话或文章既庄重正派,又幽默活泼,可以对应教育性和趣味性,符合文意,保留。A项“别出心裁”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D项“妙趣横生”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文中空缺处的主语为前文陈述的现象,搭配不当,排除A、D两项;B项“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文段并非强调两者彼此相互衬托,而是两者结合在一起,与文段语境不符且与后文无法构成并列,排除;锁定C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C项“偶然性”指巧合,与前文的“意外”对应,符合语境,当选。
28.D【解析】第一空,形容“谣言”。B项“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形容谣言传播范围广,D项“耸人听闻”指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可用于形容谣言,二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谣言的特点并没有“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排除;C项“口耳相传”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侧重一代代的传承,不用来形容谣言,排除。
第二空,空缺处用来形容“强化食品安全科普传播”很有必要,很迫切。D项“势在必行”指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符合文意,当选。B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不符合语境,排除。
29.B【解析】第一空,加强语气,指出木卫二符合“水球”的称号。B项“不折不扣”指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符合文意,保留;C项“货真价实”指事物实实在在,一点不假,符合文意,保留。A项“彻头彻尾”指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含贬义,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一般其后不加宾语,用法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木卫三拥有巨大的地下海洋,液态水含量极高,故空缺处意在突出木卫三的水资源含量更高,木卫二是比不过的。B项“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符合文意,当选。C项“差强人意”指大体能让人满意,空缺处并非描述木卫二是否令人满意,排除。
30.A【解析】第一空,横线处搭配“努力”,由“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可知,横线处词语表意为要不断坚持。A项“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C项“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与“努力”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由文意可知,横线处词语搭配“对策”。A项“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符合文意,当选;C项“借鉴”指跟别人的或另外的事相对照,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教训,文中没有提及向其他学习之意,排除。
31.D【解析】第一空,由文意可知,“过渡物种”相当于存在的证据,横线处词语表意为过渡物种让人们信服。A项“无可辩驳”表示道理很明白或事实很清楚,B项“心服口服”指真心信服,D项“眼见为实”指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均能体现信服之意,保留;C项“不置可否”意为不明确表态,既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由“笃信”和“即便······也”可知,横线处词语表意为不太相信。D项“将信将疑”形容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符合文意,当选;A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B项“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32.A【解析】第一空,文段首句通过“就像”将商品与质量的关系比作生命与健康的关系,商品没有质量则没有保障,生命失去了健康,同样一切都没了、都失去了,故横线处词语表意为没了、失去了的含义。A项“无从谈起”指因为条件不足事情没法办成,B项“无济于事”指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C项“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黯然失色”多比喻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文中没有和谁比较之后显出差距之意,排除。
第二空,由“如同”可知,横线处是对前句的总结,所填词语形容商家在营销环节耍小聪明,以低价为噱头,轻视质量的行为。A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说明商家明知质量不行,却避而不谈,大打营销牌,的确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符合文意,当选;B项“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文中没有提及眼下存在困难,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作茧自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第二空是对前句的总结,而前文没有体现出任何一点使自己陷入困境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33.C【解析】第一空,“不是······而是”表反义并列,“而是”后表示追求发展进步,故横线处应表达不追求发展进步的意思。A项“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C项“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均可表达不求进步的意思,保留。B项“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文段未提及“模仿别人”,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同样为“不是······而是”的反义并列句式,“而是”后指出付诸行动,故横线处表示未付诸行动的意思。C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文意,当选。A项“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强调不参与,与文意不符,排除。
34.D【解析】第一空,根据“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可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种必然的发展方向。D项“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符合文意,保留。A项“有目共睹”指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与文意无关,排除;B项“高歌猛进”形容行进中情绪高涨,斗志昂扬,文段未提及发展中的情绪,与文意无关,排除;C项“方兴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种发展趋势,不是新生事物,搭配不当,排除。初步锁定D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以邻为壑”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与“互利共赢”表意相反,符合文意,当选。
35.A【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转折前后语意相反,转折前指出“投资对经济拉动只能发挥短期的作用”,故转折后应表达“最终消费对经济拉动才能发挥长期的作用”。A项“持久”、D项“长期”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根本”和C项“核心”均指重要的、主要的,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三空,由“更加”可知,横线处表示更要发挥消费的重要作用。A项“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可体现其重要作用,保留。D项“实质”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必然固有的性质,或事物的内在含义,强调事物的本质特点,与重要性无关,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一味”指盲目、不顾客观条件,可对应前文“产能总体过剩”的背景,形容发展方式不对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
36.C【解析】第一空,由“在全国招募万名优秀退休教师,下乡支援农村学校”可知,此处应体现“改变”困境之意,B、C、D三项语义均可。A项“改善”指改变原有情况,使之变得更好,通常与生活、条件等搭配,与“困境”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填入横线词语表示农村应分配到更多的教育资源。C项“倾斜”指偏向于某一方,D项“开放”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集中”指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如果教育资源都“集中”到农村,则会使城市的教育资源变得稀缺,排除。
第三空,搭配“新鲜血液”。C项“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搭配恰当,且能与“血液”构成形象化对应,当选。D项“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与“新鲜血液”搭配不当,且文段体现的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将“新鲜血液”传承下去,与文意不符,排除。
37.D【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东汉的《说文解字》称其为‘黄葵’,《本草纲目》也有详细记载”可知,横线处表达秋葵产自印度,但在中国存在的历史比较久,A项“侨居”指在外国居住,C项“落户”指在他乡安家长期居住,D项“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后文“在童年记忆里,家中餐桌上并未出现过它”可知,横线处表达我对秋葵并不熟悉之意,D项“陌生”指生疏,不熟悉,符合文意,保留。A项“反感”指反对或不满的情绪,C项“不屑”形容轻视、轻蔑,均无法体现“不熟悉”的意思,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D项“迅速”与“走红”搭配得当,体现秋葵变红速度快之意,当选。
38.B【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反义并列关联词“既要……也不能……”可知,横线处与“盲目自信”语义相反,表达不自信的意思,A项“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B项“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的心理,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侧重强调“谨慎”,与自信无关,排除。
第三空,根据“作为……突破口”、“实现自我突破”可知,“5G”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B项“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挑战,符合文意,保留。A项“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无法体现突破之意,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B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对应前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义恰当,当选。
39.D【解析】第一空,搭配“言论观点”,根据前文“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与“壮大”对应,体现出消极、错误的言语观点不断发展壮大之意,A项“蔓延”指延伸、扩展,B项“扩散”指扩大散布,D项“泛滥”指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三项均可体现文意,保留。C项“滋生”指刚刚产生、出现,文段并非强调言论观点刚刚产生,而是强掉发展壮大,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主动权和主导权”,B项“占据”指取得或保持,D项“掌握”指充分支配或运用,均搭配恰当,保留。A项“守护”指看守保护,与“主动权和主导权”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根据“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可知,主流媒体对于原则问题的态度是明确的,故横线处强调一点也不能模糊之意,D项“含糊”与文意相符,当选;B项“退缩”指畏难不前,后退,与文意不符,排除。
40.B【解析】第一空,根据“没有相对明确的自我形象”,可知,横线处强调“边缘型状态”的人对于自我认知是不够明确的,A、B、D三项均可体现出其对于明确自我认知的缺少,保留;C项“清醒”的反面是糊涂、麻木,与后文“没有相对明确的自我形象”无法对应,排除。
第二空,对应“虚弱无力”、“非常自卑”,且应与上文“似乎是全能的存在”语意相反,横线处表示因为能力不行而什么都做不了,B项“一无是处”比喻一个人没有一点用处,语意符合,保留;A项“弱不禁风”指的是弱得经受不起风吹,形容娇弱,文段并非是形容其娇弱,排除;D项“无足轻重”指的是不足以影响事物的轻重,侧重强调一个人的地位是较轻的,而文段横线处要体现一个做事情因没能力而什么都干不了,语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根据文意可知,“边缘型状态”的人有时是非常自信的,有时候是非常自卑的,故这种由自信到自卑的转变是非常大的,横线处应体现出转变之“大”,B项“剧烈”指激烈、猛烈,与文意相符,当选。
41.C【解析】文段开篇指出民生之所好就是良好的生态,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均是为了民生的需求,随后通过“既要……也要”进行解释说明。后文通过“要”给出对策,并通过程度词“重点解决”引出文段重点,强调要以“民”为中心发展生态,只有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民生需求,即强调“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对应C项,“民生福祉”即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义替换,当选。
A项,“基本观念”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未提到“民生”这一核心话题,排除;
B项,“呼吁人民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文段并未提及,文段的重点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并非给“人民”提出对策与做法,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民生”,排除。
42.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西太平洋”是海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但是人类对此处的海山认识有限。紧接着从“板块俯冲地带”、“暖池和北赤道流”、“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这块地方是“海洋地质科学家”、“物理海洋科学家”、“海洋生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的热点,最后通过结论词“因此”对全文进行总结,尾句为该文段重点,强调海洋科学家可以在“西太平洋”开展“水文物理”、“化学及生源要素”等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对应A项,“重要价值”即对尾句进行高度概括,当选。
B项,“西太平洋海山系统的认识”对应首句“人类对此处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首句为引出话题,非重点,文段重点强调该区域的重要科研价值,排除;
C、D两项“所蕴含的海洋资源”和“对中国气候和地质的影响”,均为结论之前,且表述片面,排除。
43.C【解析】文段首先引出观点,即“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紧接着通过“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到“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的例子来论证观点,之后又通过论述“交流互鉴”带来的好处和意义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引用“光明来自东方”的谚语进一步来论证“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故文段是观点+解释说明的总分文段,重点在总句,即“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应C项。
A项,“亚洲”,对应解释说明部分,且“文化交融”表述片面,排除;
B项,“一带一路”,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D项,“包容共进”,对应解释说明部分,且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交流互鉴”而不是“包容共进”,非重点,排除。
44.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世界处于大变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接着指出“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促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最后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等问题严重,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这是一道接语选择题,故接下来应该围绕人类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论述,对应D项。
A项,“发展与激变”属于前文提到的内容,排除;
B项,“中国”无中生有,且“和平”前文已经提到,排除;
C项,“时代的主题”对应前文提到的内容,且“各国制定政策”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45.B【解析】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①句讲述脊髓灰质炎的别称,②句强调脊髓灰质炎由病毒引起,③句介绍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病症,④句指出脊髓灰质炎是人类继天花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可知,④句先引出脊髓灰质炎这一话题,①②③句在对脊髓灰质炎的别称、原因以及病症详细展开,因此首句应为④句,对应B项。
或根据⑥句出现转折词“但”,强调了脊髓灰质炎与天花的不同之处,⑥句转折前应提及脊髓灰质炎与天花的相同之处,对应②句,②⑥可构成转折词捆绑,保留A、B两项,排除C、D两项;再根据⑤句出现指代词“他们”,⑤句之前应提及指代对象,即“病毒感染者”,对应⑥句,⑥⑤可构成指代词捆绑,排除A项。
46.B【解析】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⑤句介绍了我国稀土的全球领先地位,⑥句介绍了我国稀土创新的集中领域,二者不好区分先后。观察④句出现转折词“然而”,转折后强调我国稀土企业曾在国际市场受制于人,根据转折前后语义相反可知,④句前应提到我国稀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对应选项,⑤句提及我国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B、D保留;
①句指出我国企业应缴纳高额许可费,⑥句详细介绍我国稀土领域的创新点,二者均无法看出我国稀土企业在国际的地位,排除A、C两项。
对比B、D两项可知,⑤④①③与⑥②顺序不同,根据文段可知,③句提出“创新脚步愈加快速”,⑥句介绍了我国在稀土领域具体的创新表现,因此⑥句应是对③句的解释说明,故③应在⑥前,排除D项。
47.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氢在太阳中比重很大,然后又引出了整个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元素,太阳之外的元素发生了分层,接下来分别介绍了太阳之外不同元素的分布,故文段主要介绍了太阳系中不同元素在太阳以及太阳之外其他行星的分布情况,对应C项。
A项,温度的影响只对应后文太阳之外其他星体部分,不能体现出太阳本身的元素构成因素,表述片面,且“物质”相较“元素”范围扩大,排除B项,氢元素为引出话题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各行星的元素构成”表述片面,太阳系除行星外还有作为恒星的太阳以及其他非行星的小型天体,排除;
48.A【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人机协同”短期内难以被取代的话题,后文先提出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转折后强调在战场上人工智能作用有限,结尾通过“所以”引导结论,“机器在作战领域中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最终的决策依然离不开人类”,即在作战领域仍然需要人机协同,对应A项。
B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尾句论述的重点是人类和机器的合作,排除;
C项,对应尾句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对应尾句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49.D【解析】横线在结尾,可知需基于前文得出结论,文段首先提出人格特质会影响睡眠,后文具体举例说明人格对睡眠的影响,并通过关联词“同样”引导并列,分别列举有早睡习惯的人有责任心,及有晚睡习惯的人喜欢刺激,这些均是睡眠习惯反映出人的性格,尾句对前文进行总结,即不同的睡眠习惯能够反映不同的人格,对应D项。
A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人格特质”,排除;
B项,文段并未提及“身心健康”,排除;
C项,文段并未提及“评价标准”,且偏离核心话题“人格特质”,排除。
50.A【解析】文段先引出锂离子电池的话题,后文围绕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论述。最后指出未来还需要继续研发锂离子电池满足地面装备的任务需求。
A项,根据“不过,对大型地面装备来说锂离子电池功率偏弱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因素”可知,锂离子电池在大型装备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选项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对大型地面装备来说锂离子电池功率偏弱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因素”可知,锂离子电池在大型地面装备中应用有限,“广泛适用性”范围过大,排除;
C项,根据文段“多国军队都加大了······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研发力度”,可知并非“各国”,表述绝对,排除;
D项,文中并未提及“未来战场动力源的发展方向”,D项表述错误,排除。
51.D【解析】文段开篇介绍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这一制度,并分析了它被一些国家广泛采用的原因,同时说明我国已引进该制度。紧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重点指出实践中所遇的问题,即“区域分割、部门分治”、“没有形成高效的地方联动、部门合力”,故文段意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即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需要各方联动形成合力,对应D项。
A项,文段并非强调制度本身不完善而是在实行中缺乏多方合作,故对策无中生有,排除;
B项,“重要价值”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加强监管”无中生有,且“相关部门”表述片面,排除。
52.C【解析】文段开篇引出“风筝不断线”这一理念,说明其看上去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紧接着通过“实则”着重强调“风筝不断线”的理念,即“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指出艺术创作应以生活为基础。后文再次以吴冠中的观点为例,进一步说明想要保持与观众的交流,需“风筝不断线”,即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故“风筝不断线”即指艺术创作应以生活为基础,对应C项。
A项,“风筝不断线”所指的理念并非强调“高于生活”,而是以生活为基础,选项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文段未提及“艺术的第一目的”,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D项,“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文段强调的是以生活为基础,而非“民众”,选项与文意不符,排除。
53.C【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开头,需结合后文对横线内容作出判断。后文介绍绿萝早在1880年就被确认,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指出绿萝的原产地经过了长时间才被确定,较为神秘。紧接着通过程度词“更”着重强调绿萝的另一神秘之处,即其确切的开花记录仅有一次,人们经过较长时间才发现了它开花的秘密。故后文着重强调绿萝的神秘之处,横线处也应体现出绿萝的神秘,C项“最熟悉的陌生人”即可体现出绿萝的神秘,当选。
A项,“唯一的遗憾就是绿萝从来不开花”,后文已明确指出“1962年有过一次确切的开花记录”,而非从来不开花,选项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因为它非常适合人类的居住环境”,仅能与横线之前的分句进行衔接,而无法与后文衔接,排除;
D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室内观叶植物”并不能体现出绿萝的神秘之处,无法与后文衔接,排除。
54.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之后引出“中国慕课”这一话题,并指出在实践中取得的共识,即高等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推动这场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最后通过“这就意味着”总结前文,得出结论,强调“慕课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及“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力”,即强调我国慕课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多方参与,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对应D项。
A项,“发展理念和现状”对应结论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高校”仅为多方参与中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文段是围绕“中国慕课”展开论述,选项未提及“中国”,排除;
C项,缺少主题词“慕课”,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55.A【解析】文段首先通过程度词“关键”强调实施全面的急诊分级制度“靠患者的认同与服从”。接着指出“按病情轻重排序”的规则更公平,需要不断说服患者理解,就诊秩序等也与“患者群体”的素质和意识紧密相关,即从正面论证了“患者的认同”对“急诊分级制度”实现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反面论证强调患者不认同,则无法实施急诊分级,最后再次强调“急诊科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根源其实都在急诊科之外”,即需要患者理解与认同。故文段重在强调实施全面的急诊分级制度在于“靠患者的理解和认同”,对应A项。
B项,“更公平的规则”对应“按照病情轻重排序,显然是一种更复杂的公平规则”,为后文解释说明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有助于医疗效率的大幅提高”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医学常识”概念扩大,文段强调“急诊分级制度”,且缺少主题词“患者”,排除。
56.C【解析】A项,根据“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可知,“不会完全裂开”“形成纤维状的连接物”均为其“特殊性能”,文段有所论述,排除;
B项,根据“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可知,“科学原理”文段有所论述,排除;
C项,文段介绍的是“普通橡胶”的“功能缺陷”,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
D项,文段最后一句“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即为“应用前景”,文段有所论述,排除。
57.B【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水电费纳入征信”的话题,之后通过具体分析指出“水电费拖欠”未必能准确体现“个人信用”,可能会造成“误伤”,“社会服务部门”应尽到责任,提供渠道,最后强调,“在相关准备不充分时,水电费纳入征信理应审慎推进”,即目前准备不够充分,不适合将水电费纳入征信,对应B项。
A、C、D项:文段论述“水电费”是否应纳入“征信体系”,均缺少核心话题“水电费”,排除。
58.D【解析】文段开篇通过转折词强调“秋老虎”时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会感觉不适,紧接着通过“另外”这一并列标志词再次说明“高温天气会发生心梗”,后文通过“此外”引导并列第三个方面说明“炎热天气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文末通过“还”强调“闷热天气诱发冠心病”。尾句出现指代词“这段时间”进行总结,且出现程度词“尤其”强调“警惕心肌梗死”,故文段重点强调 “秋天及夏天的高温天气要警惕心肌梗死”,对应D项。
A项,“养生”文段未提及,且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气温高”,排除;
B项,偏离文段中心,文段并未解释“秋老虎”名字是怎么来的,排除;
C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高温”,排除。
59.C【解析】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把握文段尾句核心话题。文段尾句强调“如果可以接收到它们的信号并且知道它们的位置”,依据前文可知“它们”指代的是“脉冲星”,故文段尾句说明“利用脉冲星导航来进行星际航行”,故把握“脉冲星导航”这一核心话题,对应C项。
A项,“原子钟”非尾句核心话题,排除;
B项,缺少文段尾句核心话题“脉冲星”,排除;
D项,“转动稳定性”为前文论述过内容,排除。
60.D【解析】文段开篇交代背景,中国现代文学多半是现实主义。后文先肯定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揭露生活中的负面现象是正确的,紧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强调了“部分小说缺少对正面价值和情感的呼吁”。后文对“创作要注重展示生活亮点”、“看重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和同情”从反面对前文观点进行论证。故作者批判的新时期文学问题在于“小说缺少正面价值和情感的呼吁”,对应D项。
A项“人物刻板单一”、B项“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C项“缺乏继承”无中生有,排除。
61.B【解析】由题干“甲和乙的走访次序要相邻”,即将甲、乙捆绑,甲、乙排序有种情况。根据“丙要在丁之前走访,戊要在丙之前走访”,即此三人只能按照戊、丙、丁顺序排列,故考虑将捆绑后的甲、乙和己插入到戊、丙、丁形成的a、b、c、d四个空位当中。如图:
 
 
 
将捆绑后的甲、乙随机放入剩余的4个空位当中,即4种可能;最后再将己放入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位置,即2种可能。所以总情况数为2×4×2=16种情况。
62.A【解析】由题干“今天之内要完成尽可能多数量样本的检测”,即先从每一份花费时间少的水样开始检测,这样可以保证在38分钟内完成的数量最多。如下表所示:
 
 
故按照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一种顺序检测,凑够38分钟。检测第二种水需3×4=12分钟,检测第三种水需2×6=12分钟,再从第四种水的四份中随机选2份,所需时间为7×2=14分钟,刚好凑够38分钟,且保证了检测数量最多。因题干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检测组合方式”,即考虑组合情况数(不需考虑顺序),故第二种、第三种水全选,均为1种情况;第四种水4份中随机选2份有种组合方式,所以总组合数1×1×6=6种。
63.B【解析】由题干“总销售额是总进货成本的2倍”,即平均每千克糖果售价为元。因为从第二天起每天都比前一天降价2元/千克,即判定糖果价格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故平均价格,即,解得第一天售价为42元。根据等差数列第n项公式“”,代入,解得天。因为每天卖10千克,故总量19×10=190千克。
64.A【解析】条件和问题均只给出了距离,未给出速度和时间的具体值,考虑赋值。赋值甲速度为100米/分,第一次追及,甲跑了600米,用时为6分;第二次追及,甲加速20%,速度为120米/分,又跑了1200米,用时为10分。根据行程问题追及公式,从第一次追及开始,到第二次追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1圈,即,解得乙速度米/分。再分析第一次追及过程,甲比乙多走的距离即为甲出发点到乙出发点距离,米。
65.B【解析】设总利润为()万元,则甲获得利润为()万元,乙获得利润为()万元,根据题意,(,解得。如果总利润减半,则总利润变为万元,此时甲获得利润万元,乙获得利润55-28=27万元,甲分得的利润比乙多1万元。
66.D【解析】第1天制作了1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制作1个,所以每天制作的产品数量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产品总数为。设总共制作了N箱,则,化简得(1+X)X=96N。分析该式可知,(1+X)X能被96整除且1+X和X必然一奇一偶,而96的大于1的奇数因子只有3,故将96因式分解为3X32,故1+X和X其中必有一个能被32整除、另一个能被3整除。要让X最小,不妨令X=32,此时X+1=33,两个倍数均满足,代入(1+X)X=96N解得N=11,不违反题意,故X=32。
67.C【解析】若想开始时的水量占比尽可能大,则最开始时的水量应尽可能多,由于最后剩余水量的占比一定,则每天排出的水要尽可能多。根据题意,每周二、四、六排水后剩余水量为前一天的;其余日期(周日、周一、周三、周五)每天剩余水量为前一天的。若要每日排出的水尽量多,则其余日期应尽量多。假设从周日开始计算,连续六天后,剩余水量为开始水量的:。则最开始水池中的数量相当于总容量的
68.A【解析】根据条件“理工大学招聘人数是政法大学和财经大学之和的”,则;“政法大学招聘的人数比财经大学多”,则。设政法与财经大学的总招聘人数为,则三所大学的总招聘人数为。根据“总计招聘应届毕业生三百多人”,则只能取值为3,此时总计招聘了117×3=351人。
若想将招聘的应届生平均分配到7个部门,大于351且能够被7整除的数最小为357,则还需要至少招聘357-351=6人。
69.A【解析】如下表所示,假设乙生产线生产A产品的效率为y,生产B产品的效率为1,则甲生产线生产A产品的效率为2y,生产B产品的效率为3。设两种零件的任务总量X为30件。
 
 
 
由于甲生产线生产B产品效率相对较大,要想二者合作时间短,则让甲生产线生产B产品,乙生产线生产A产品。
 
甲生产线完成B产品用时为,此时乙生产线完成了A产品件。剩余的件由甲、乙生产线合作完成,需用时。甲生产线完成A产品件,解得,即乙在单位时间内生产A的件数是生产B件数的倍。
70.C【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我方无人机与可疑无人机运动轨迹如上图所示,二者最终在C点相遇,。已知千米,,则在直角三角形中,千米,千米,又已知千米,则千米。相同时间,我方无人机从B点飞行到C点,可疑无人机从A点飞行到C点,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则我方无人机速度是可疑无人机的倍。

 
分享到:
上一篇:上一篇:选词填空解题技巧_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